茶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、氨基酸、維生素、生物堿、茶多酚等有機物以及人體所需的無機元素,具有效率高的抗衰老、抗輻射、消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、去脂減肥、降低血糖、血脂和膽固醇、預防心血管疾病及抑制腫瘤等多種保健和藥理功能,而茶葉的這些功能大部分來自其含量組成中占的茶多酚。
山東省營養學會副秘書長、濟南大學食品科學系張炳文副教授說,茶多酚又稱茶單寧或茶鞣酸,是茶葉中所含的一類多羥基酚類化合物的總稱(簡稱TP),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,是茶葉中對人體有益的一種物質。
一般來說,茶葉根據其種類的不同其茶多酚的含量也有所不同。籠統分析,綠茶中茶多酚的含量高于烏龍茶,而烏龍茶又高于紅茶;從茶熟季節來衡量,夏秋季產的茶葉,茶多酚的含量要高于春天產的茶;而從茶葉狀態來看,新鮮茶葉中茶多酚的含量高于成品茶葉。但總的來說,茶多酚在茶葉所含的諸多活性物質成分中以18%~35%的比例高,其含量和保健功能成了支撐茶葉“飲料王”這一美譽的主力軍。
張炳文說,茶葉雖然具有顯著的保健功效,但人們日常飲茶時的沖泡習慣、加工茶葉的方式,都可能造成茶葉中有效成分不同程度的流失,使保健功效大打折扣。這有賴于社會各界在推介茶品的同時對茶文化進行推崇,讓消費者學會科學飲茶。另外,在茶葉加工方面,要積推廣和宣傳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,在加工制造茶葉成品時盡量減少茶多酚等物質成分的流失,這樣才不會“辜負”茶多酚對人類的一片好心。
對超微粉碎技術在天然植物資源中的利用深有研究,傳統的開水沖泡方法不能將茶葉的全部營養成分供人體吸收,一些不溶性或難溶性的成分仍留存于茶渣中被倒掉。如果將茶葉進行超微粉碎,制成超微茶葉粉,用水沖服或添加到一些食品中,其有效成分的利用率與功效比直接沏泡飲用要高得多